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场观察
协会简介
湖北省演出协会(Hubei province Association of performing Arts 缩写HBPAP)是由湖北省内演出单位和演出从业人员自愿组成的全省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团组织。 协会宗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新镜头讲好传承故事 新模式推动非遗同行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05日 阅读次数:127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为传播优质非遗内容,培养大众关注非遗、热爱非遗的社会氛围,让非遗保护成果惠益人民群众,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哔哩哔哩、抖音、快手、酷狗、微博8家网络平台共同承办的“云游非遗·影像展”(以下简称“影像展”)于6月8至30日期间上线展映。以精选视频的公益性展播和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拉近优秀传统文化与网友的距离,让公众在影像浏览、话题讨论、直播互动中参与非遗保护。

 

网罗非遗影像  邀大众共赏精彩

自2020年首次举办起,影像展已连续开展三年,两千余部优质非遗影像聚合展映、联动展播,短视频话题、挑战赛、主题直播、线上音乐会与网友强效互动,活动获得了媒体的广泛聚焦关注,以及众多文化、演艺界名人助力支持,以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为项目核心,全网曝光量历年累计超58亿。网友对活动的关注度,展现了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与支持,也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源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为人民所乐享的,以最贴近百姓、最易于参与的方式和渠道进行非遗传播,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今年影像展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视频展映数量将扩大至三千余部,同时延长活动时间,尤其是精选视频片单将在整个六月进行全网限免,降低大众观看优质内容的门槛,鼓励广大观众欣赏传统文化之美、了解更多非遗知识。此次还将联动古琴昆曲展演等多个重大活动,聚合多类型非遗展示内容,成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的多维传播平台。

腾讯视频在传统服饰、音乐、美食、手工艺等多方面发力,聚合平台优质节目,汇集《中国非遗·穿越时空,与你相遇》《过年的画》等精品作品,向公众传递、展示非遗与现代生活的多维交叠。同时,联动腾讯新闻、微信视频号上线图文、短视频话题征集,邀请央视频创建#云游非遗·影像展等活动话题,形成央媒带头拉动、用户广泛参与的强互动模式,分享来自不同视角的非遗故事。

爱奇艺结合自身热门IP,延续影剧荟萃、记录传承、综艺大观、活力再现四大主题板块,结合限免片单《讲究》系列等精选内容,组成本次活动专题,集中展现手工技艺等方面的非遗影像。

优酷围绕此次主题打造影像展示专区,集中展映站内《指尖上的非遗》《守艺中国系列》《非遗公开课》《谷雨中国》《大宋朝点茶》《了不起的匠人系列》等非遗影像。

哔哩哔哩将发起“人民的非遗在这哩”专题活动,从美食、科普、生活、手工等分区精选优质视频稿件,展现百姓身边的非遗。此外,还将聚合站内非遗纪录片、传统文化主题晚会等影像内容,鲜活呈现当下非遗传承和保护成果。

 

云游打卡非遗  花样展示强互动

新兴的网络平台通过流量优势和创意玩法,持续扩大非遗宣传效果,以网络创造一个链接传统、穿越时空的云游空间,以音视频、直播的方式来发现、记录身边的非遗,推动非遗更好地走进大众的现代生活,让非遗成为日常的美好时刻和点点滴滴。

抖音在活动期间上线#非遗奇遇记 短视频征集话题,邀请“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剪纸畅杨杨”等非遗传承人进行系列主题直播。此次还将推出“抖音非遗奇遇卡”,邀请用户通过带话题投稿发布短视频、主题直播预约、活动分享等任务,获得卡片收集机会。每张非遗奇遇卡将结合不同的非遗技艺进行设计,把非遗内容与年轻人兴趣点相结合,在集卡过程中输出非遗知识,集齐卡片还能够获得「非遗奇遇记」纪念徽章。

快手沿用热门话题“快手有非遗”,联动站内非遗、传统文化类达人发布征集视频,引导用户分享自己身边的非遗故事、展示自己的精彩手艺。同时,本次活动还将结合快手非遗活动IP“新市井匠人”,挖掘独地方特色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以线上直播和线下市集联动、技艺展示和知识分享串联,展现传统文化“新市井”盛况。

酷狗上线“云游中国 打卡非遗”主题活动,以活动主题歌单、非遗主题直播等内容,带领网友线上云游,了解各地特色非遗项目,欣赏精彩传统非遗音乐、国风潮流音乐。其中,主题歌单将包括戏曲、曲艺、民歌、民乐等非遗音乐和国风音乐融合非遗元素的潮流“新曲”。此外,还将邀请民乐类专业主播进行才艺展示、非遗音乐知识分享。

微博将推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话题和#非遗在身边#活动话题,以双话题联动政务、媒体、文化大V等各类账号,配合整体宣传计划进行活动热度打造。协同非遗影像展官方账号及站内人文艺术领域账号分享非遗内容、科普非遗知识,发挥社交媒体舆论聚合优势。呼吁更多网友关注非遗保护、参与非遗推广。

 

育少年振非遗  培养下一代守护者

将优秀传统文化、非遗项目内容深入到青少年学习成长过程中,是如今必要且重要的课题之一,是践行非遗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将非遗融入课堂内外的学习点滴和网络渠道的信息获取中,广泛培养小小非遗守护者、梯次型培养下一代非遗传承人,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一级演员、昆曲表演艺术家张军素有中国“昆曲王子”的美誉,是如今昆曲领域中的先锋人物,举行昆曲演唱会,创排当代昆曲剧目,带昆曲走进校园、走进直播间,张军一直在为传播昆曲进行着多样化的创新探索。“昆曲这么美,为什么看的人这么少?为什么年轻人不感兴趣?”对今天的人来说,作为有六百年历史的昆曲确实很“老”,但昆曲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共情力的中国艺术典范,蕴藏着中国人细腻而真挚的情感内核和对美含蓄且内敛的审美原则,是精神文明建设和青少年美育培养中重要的文化内容和艺术养料。“有次演讲结束,一个女孩找到我说之前从没听过昆曲,但笛声一响起,就泪如雨下,我说这挺好,昆曲成了你的钥匙。”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津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畅杨杨是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的代表。他设计了一款剪纸材料包,把剪纸的文化故事和教学过程录成视频,做成可流动的工具教材,鼓励家长和小朋友在家一同体验手工剪纸,为家长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创造传统文化体验机会提供了便捷。此外,直播也是畅杨杨弘扬剪纸艺术的新途径之一,“曾经在抖音我有一场12万人观看的直播,天南地北的人都能通过直播看我剪纸。”在他看来,网络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新渠道之一。

传统文化短视频博主江寻千(九月)是一个生活里充满诗意和美感的女孩子,在她的视频里总可以看到传统中式美在日常生活里的映射。为了让更多人关注非遗,2021年她曾在多个网络平台中发起糖画挑战赛,总计获得个人1.8亿、全网博主8亿次的传播量,唤起了广大网友儿时最甜美温暖的记忆,这之后她还制作了绒花、通草花、鱼灯、草编等系列非遗技艺展示视频。她说“传承不止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的事,更是几代人的坚守”,九月的视频有很多已纳入了平台青少年模式内容池,正在以传统文化之美滋养着众多小小非遗守护者,今年影像展还将精选百部适宜未成年人群观看的非遗影像,加入网络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内容池,让非遗保护意识深植青少年成长过程。

 

加强系统性保护,推动创造性转化,实现创新性发展,“云游非遗·影像展”已正式开展,期待与万千观众一同云赏精彩非遗,见证非遗的魅力与活力,凝心聚力、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未来更加熠熠生辉。


客服热线:027-88888888
邮箱:hbsycxh@email.com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西厂口特1号
Copyright 2010-2023 湖北演省出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2514号-1